你當前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企業管理培訓 > 企業內訓 > 現代IE有效應用與精益現場改善-上海工慧企業管理
學習對象
企業總經理/副總經理、IE/PE經理/工程師、制造總監/經理/主管、品質部經理/主管、和有志提升自我的人士。
課程目標
1、獲得持續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的新思路。
2、協助企業進行生產系統優化。
3、掌握IE手法和改善技巧。
4、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改善方案。
5、提高人、機、物的利用率。
6、獲得組織實施改善、全面推行IE的能力。
7、與業內精英交流經驗,共享智慧,碰撞思想。
課程內容
一、IE工業工程的發展和在企業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
1、IE的起源與工作范疇
2、企業對IE的職能定位
3、如何識別生產中的各種浪費
4、IE工程在國內國外企業運用介紹
案例說明
二、IE工程之一---價值流分析
1、現代制造企業的價值困惑
2、生產系統價值流分析
▲價值流與價值流圖---設計流、物質流、信息流
3、識別增值與非增值
▲ 識別客戶增值與非增值(CVA & NVA)
▲ 常見的典型8種浪費
▲ 看不見的隱性浪費
▲ 如何利用價值流圖來尋找浪費
案例:價值流程案例分析
三、IE工程之二---如何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
1、為何生產中存在大量問題卻視而不見,解而不除?
2、十大錯誤觀念影響問題的發現與解決
3、面對問題的心態
4、管理人員思考與解決問題的五個維度
5、如何從人、機、物、環中找出問題、消除浪費
6、如何建立和推廣“問題提案建議制度”
7、如何與相關部門及時、有效,協作解決問題
8、企業內部如何做持續改善
案例研討分析:多家知名外企成功經驗分享
四、IE工程之三---產品工藝流程與作業程序分析
1、產品工藝流程分析的目的與作用(案例分析)
2、如何制作圖表與搜集數據
3、作業程序分析的要點與方法
4、如何識別無用功
5、人機程序分析的目的與應用
7、人機界面設計與效率分析
6、停滯與等待的分析與改善
8、生產線的設計與實例分析
案例分析:
■上海某電聲企業生產流程改造案例分析。
■如何優化生產作業程序案例分析。
五、IE方法之四---事務程序分析
1、事務程序分析涉及的范圍與對像
2、跨部門事務程序案例分享
3、部門內事務程序案例分享
4、事務程序中的權、責管理
5、事務程序的再造與優化
6、IE/PE工程師如何跨部門開展工作
案例分析與研討
六、IE方法之五---布 局 與 搬 運 改 善
1、場地布局及搬運經濟原則
2、常見的四種布局
3、功能性布局與流程式布局利弊分析
4、如何設計多種少量、柔性的生產線
5、布局分析常見的四種工具
6、布局方案的決策與評價指標
7、搬運路徑分析
8、搬運工具設計與選擇
案例分析與研討
七、IE工程之六---如何對流程進行改造與優化
1、如何識別流程改造的關鍵點
2、成功的流程改造應達到什么要求
3、流程改造如何來展開與實施
4、流程改造中存在的難點與透析
案例研討分析
八、IE方法之七---動作經濟原則
1、 現場研究表明5%的動作是無效的
2、 動作分析的目的與改善順序
3、 動作分析的要領
4、 如何識別那些動作是無效的
5、 如何運用動作經濟原理提高效率
6、 預定動作標準時間(PTS)與預定動作測時法(MTO)
案例分析與研討
九、IE方法之八---標準時間研究與生產線平衡
1、時間分析研究對生產管理的作用與意義
2、標準工時對產能分析、計劃、效率衡量的幫助與影響
3、標準工時的測量、計算與應用
4、如何運用標準工時平衡生產線
5、如何運用標準工時確定產能,控制成本與提升效率
6、異常工時管理與問題分析
7、評比與寬放的設定原則與影響因素
標準工時案例分析
十、IE方法之九---標準化作業
1、那些地方需要建立標準化
2、標準化的種類與方式
3、標準化作業實施方法
4、如何將正確的文檔、在正確的時間送到正確的地方
5、培訓,監控及調整
案例研討分析
十一、IE方法之十---生產的同步化、均衡化與柔性化
1、生產過程如何實施同步化
2、生產的均衡化與柔性化
3、生產瓶頸的識別與改善
4、作業時間與節拍
案例研討分析
十二、IE方法之十一---物流與信息化管理
1、企業運作的主線條:物流與信息流
2、如何提升供應物流的協調性,滿足生產所需
3、如何提升內部物流的運轉效率,降低營運成本。
4、如何建立快速的、適用性強的信息反饋機制。
5、如何建立高效的倉儲物料配送
6、在制品控制與庫存控制
案例研討分析
十三、IE方法之十二---快速換線、換模
1、多種少量下SMED的產生
2、快速換線、換模的四個原則
3、快速換線、換模的實施步驟
5、實施工具與方法
6、如何正確計算機器與生產線的效率
案例研討分析
十四、IE方法之十三---防呆、防錯(Poka-Yoke)
1、精益現場品質控制五大手法
2、精益生產強調從源頭消除品質隱患
3、Poka-Yoke防呆、防錯法
4、Poka-Yoke技術與工具
5、Poka-Yoke的過程和步驟
案例研討分析
現代IE有效應用與精益現場改善-上海工慧企業管理
信息來源:工慧企業管理服務外包網更新時間:2017-5-31瀏覽量:421字體大小:大 中 小
學習對象
企業總經理/副總經理、IE/PE經理/工程師、制造總監/經理/主管、品質部經理/主管、和有志提升自我的人士。
課程目標
1、獲得持續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的新思路。
2、協助企業進行生產系統優化。
3、掌握IE手法和改善技巧。
4、制定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改善方案。
5、提高人、機、物的利用率。
6、獲得組織實施改善、全面推行IE的能力。
7、與業內精英交流經驗,共享智慧,碰撞思想。
課程內容
一、IE工業工程的發展和在企業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
1、IE的起源與工作范疇
2、企業對IE的職能定位
3、如何識別生產中的各種浪費
4、IE工程在國內國外企業運用介紹
案例說明
二、IE工程之一---價值流分析
1、現代制造企業的價值困惑
2、生產系統價值流分析
▲價值流與價值流圖---設計流、物質流、信息流
3、識別增值與非增值
▲ 識別客戶增值與非增值(CVA & NVA)
▲ 常見的典型8種浪費
▲ 看不見的隱性浪費
▲ 如何利用價值流圖來尋找浪費
案例:價值流程案例分析
三、IE工程之二---如何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
1、為何生產中存在大量問題卻視而不見,解而不除?
2、十大錯誤觀念影響問題的發現與解決
3、面對問題的心態
4、管理人員思考與解決問題的五個維度
5、如何從人、機、物、環中找出問題、消除浪費
6、如何建立和推廣“問題提案建議制度”
7、如何與相關部門及時、有效,協作解決問題
8、企業內部如何做持續改善
案例研討分析:多家知名外企成功經驗分享
四、IE工程之三---產品工藝流程與作業程序分析
1、產品工藝流程分析的目的與作用(案例分析)
2、如何制作圖表與搜集數據
3、作業程序分析的要點與方法
4、如何識別無用功
5、人機程序分析的目的與應用
7、人機界面設計與效率分析
6、停滯與等待的分析與改善
8、生產線的設計與實例分析
案例分析:
■上海某電聲企業生產流程改造案例分析。
■如何優化生產作業程序案例分析。
五、IE方法之四---事務程序分析
1、事務程序分析涉及的范圍與對像
2、跨部門事務程序案例分享
3、部門內事務程序案例分享
4、事務程序中的權、責管理
5、事務程序的再造與優化
6、IE/PE工程師如何跨部門開展工作
案例分析與研討
六、IE方法之五---布 局 與 搬 運 改 善
1、場地布局及搬運經濟原則
2、常見的四種布局
3、功能性布局與流程式布局利弊分析
4、如何設計多種少量、柔性的生產線
5、布局分析常見的四種工具
6、布局方案的決策與評價指標
7、搬運路徑分析
8、搬運工具設計與選擇
案例分析與研討
七、IE工程之六---如何對流程進行改造與優化
1、如何識別流程改造的關鍵點
2、成功的流程改造應達到什么要求
3、流程改造如何來展開與實施
4、流程改造中存在的難點與透析
案例研討分析
八、IE方法之七---動作經濟原則
1、 現場研究表明5%的動作是無效的
2、 動作分析的目的與改善順序
3、 動作分析的要領
4、 如何識別那些動作是無效的
5、 如何運用動作經濟原理提高效率
6、 預定動作標準時間(PTS)與預定動作測時法(MTO)
案例分析與研討
九、IE方法之八---標準時間研究與生產線平衡
1、時間分析研究對生產管理的作用與意義
2、標準工時對產能分析、計劃、效率衡量的幫助與影響
3、標準工時的測量、計算與應用
4、如何運用標準工時平衡生產線
5、如何運用標準工時確定產能,控制成本與提升效率
6、異常工時管理與問題分析
7、評比與寬放的設定原則與影響因素
標準工時案例分析
十、IE方法之九---標準化作業
1、那些地方需要建立標準化
2、標準化的種類與方式
3、標準化作業實施方法
4、如何將正確的文檔、在正確的時間送到正確的地方
5、培訓,監控及調整
案例研討分析
十一、IE方法之十---生產的同步化、均衡化與柔性化
1、生產過程如何實施同步化
2、生產的均衡化與柔性化
3、生產瓶頸的識別與改善
4、作業時間與節拍
案例研討分析
十二、IE方法之十一---物流與信息化管理
1、企業運作的主線條:物流與信息流
2、如何提升供應物流的協調性,滿足生產所需
3、如何提升內部物流的運轉效率,降低營運成本。
4、如何建立快速的、適用性強的信息反饋機制。
5、如何建立高效的倉儲物料配送
6、在制品控制與庫存控制
案例研討分析
十三、IE方法之十二---快速換線、換模
1、多種少量下SMED的產生
2、快速換線、換模的四個原則
3、快速換線、換模的實施步驟
5、實施工具與方法
6、如何正確計算機器與生產線的效率
案例研討分析
十四、IE方法之十三---防呆、防錯(Poka-Yoke)
1、精益現場品質控制五大手法
2、精益生產強調從源頭消除品質隱患
3、Poka-Yoke防呆、防錯法
4、Poka-Yoke技術與工具
5、Poka-Yoke的過程和步驟
案例研討分析

